幾年前我看過一本書『自己的房間』
裡面寫著女性若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
的確沒錯!!!
但可以再加上
我的3G無線網卡
不要老是在半夜裡斷訊好嗎?!  >\\\\\ <

此時我又想到另一本書『一的力量』
保持冷靜,你將擁有最大的力量

所以現在我除了寫著網誌
還要不斷的告訴自己
要冷靜! 有耐心!!

書這個東西
真的是勵志人心的毒藥阿

我啊每看完一本書之後
就覺得生命充滿了奮鬥的力量及希望!!!



要進入這本書『享受吧! 一個人的旅行』的小小讀後心得啦!!!!!
(((容許我的文筆並不好
所以這篇文章會很短很短噢)

故事中似乎說出每個人內心裡最深淵的真實自己

只是往往自己把自己內心的聲音給埋葬了..


我很佩服故事中的女主角

可以如此活出自己

可以一個人抛下傷痛帶著悲傷獨自去旅行一年

洗禮著從來沒有過的生活


我想我目前為止沒有那種勇氣去做這件事吧

唯聽見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而做下的決定

才能為自己的未來而繼續夢想著


書中是這樣寫


上路,就是實現夢想的開始


「你的夢想人生是什麼?」


女主角伊莉莎白
(小莉)一個人的旅行

到義大利享受人生,到印度體驗人生,在峇里島學習熱愛人生!

這是她的夢想(((對我來說真是遙不可及啊)

我們也有自己的夢想

只是敢不敢再去做夢

隨著年紀的增長是不是都不敢再有夢想了呢?

若現階段的夢想都不去夢想著

………………………………..

真的值得此時此刻的你我想一想。

 

希望各位捧友們以及我都能追尋著幸福及真正的快樂!!!




作者:伊莉莎白.吉兒伯特   原文作者:Elizabeth Gilbert
出版社: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2010年09月05日
------------------------------------------------------------------------------------------------------------

【小說簡介】

她在小時候有個夢想:以為自己長大後會是兒女成群的媽媽。
但在30歲以後,她才發現自己既不想要小孩,也不想要丈夫。

這是女性對自己的覺醒,當然也是對自己困惑的開始。
為什麼我想要的,和原來的世俗標準都不一樣?
既然如此,不如享受自己的最佳身心暢快計畫!

好吃!義大利 以前我們尋求娛樂->這裡的人尋求快樂

在令人疲憊的婚姻結束之後,
作者在義大利、印尼、印度等三個不同國度之間尋找自己。

到義大利品嘗感官的滿足,
在世上最好的披薩與酒的陪伴下,靈魂就此再生。

她再到了印度,與瑜珈士的接觸,洗滌了她混亂的身心。

峇里島上,她尋得了身心的平衡。



在義大利極盡吃喝的享受後,作者忽然有了罪惡的感覺,
這個感覺的出現,讓她害怕:既然我擔心罪惡,為何我還要放假?
原來,以往我們是在耗費心神後,才去尋找「休閒娛樂」,
然而,有人正是以「無所事事的生活」為最高目標!

義大利人自古以來一直存在著勤奮工作的人,
尤其是那些長期受苦的勞動者。
但即使在艱苦勞動的背景下,
「無所事事」始終是大家抱持的一個義大利夢想。
無所事事的美好是你全部工作的目標,使你倍受祝賀的最後成果。
你越是閒暇舒適地無所事事,你的生活成就越高。
你也不見得要有錢才能體驗。



體驗!印度 以前是「觀光」->現在要懂得「體驗」

作者到了印度,學習瑜珈與禪坐,這是人人對於印度習以為常的印象,
也似乎是到了印度該去學習的事,
但是她其實不喜歡每日早晨之後古魯梵歌的詠唱。
外在的標準是教導我們必須忍受,
或努力學習外界「認為對的事」,
但是只有「勉強忍耐」一個方法嗎?
既然得面對「不愉快」,不如學習體驗人生吧!



去愛!峇里島 自以為是的「自由」,其實是混亂
尋求定位自己,才能身心平衡

作者以為走出平常的生活是追求自由,沒想到和峇里島人相比,
只是更顯得自己的步調混亂!
在峇里島,人們最常問外來客的問題是:
「你要去哪裡?」、「你從哪裡來?」、「你已婚嗎?」,
三個問題表現了峇里島人相當注重自己的人生定位:
了解自己與家人朋友的關係,與上天的關係,才能找到自己的平衡。



以上。
打完收工!!! 睡覺去 * U *

------------------------------------------------------------------------------------------------------------


【後記】

話說葛小姐最近敗了一些飾品(((被揍)

下一篇要來分享一下【首篇-飾品小敗家】

有小禮物要送給支持葛小姐的捧友噢!!!!!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cetw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